近年來,我國環保行業的政府扶持力度持續向好,政府對重金屬污染問題高度重視,已頒布、出臺和修訂了一系列標準規范,不斷提升重金屬排放限值要求,以加強對重金屬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重金屬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以及相關政策措施。
2011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這也是第一個“十二五”專項規劃。
2018年4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20年,全國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集中解決一批威脅群眾健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突出重金屬污染問題,進一步遏制血鉛事件、糧食鎘鉻超標風險,建立企事業單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2022年3月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意見中提出了“鉛、汞、鎘、鉻和砷五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實施總量控制”重點防控要求,并增加了鉈和銻兩種重金屬重點防控要求,提出了未來15年的重金屬污染防治目標,對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此次新政策下重點防控重金屬種類有所增加,同時提出到2025年全國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較2020年下降5%,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防控制度和長效機制,對重金屬污染防控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我國重金屬污染防治行業仍處于發展期,行業格局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具有企業進入壁壘高、規;蛔、區域分散等特點。但隨著政策要求趨嚴所帶來的技術難度提升,具備技術及客戶資源優勢的企業有望迅速搶占市場份額。
屆時,在重金屬污染防治領域,擁有環境空氣、地表水、污染源氣、污染源水相關的重金屬在線監測設備,以及土壤、水質等便攜式重金屬檢測設備的企業將迎來發展機會。